「路頭路尾」土地公
土地公,又稱福德正神、土地伯、土地伯公、土地神、土地爺、社神、社公等,琉球稱為土帝君。臺灣民間信仰之中,福德正神是公司、商社的財神與守護神祇,也可以保佑農業收成、生意人經商順利、旅客旅途平安、保護陰陽宅不受邪魔的侵擾,亦即土地神是功能性極強、全方位保護民眾的神明,也是與人民較親近的神祇。
一般來說土地神是基層的神明,部分學者認為土地公為地方行政神,但若曾受封(加冠晉爵),代表加冕授階,戴上官帽後的福德正神,其神格將被提高,管轄的範圍與神力也會增大,負責的業務也會增多。
而本廟廟宇建築能屋脊燕尾,土地公戴宰相帽,是因為本廟是清朝官建之祠宇(由官方建立,非一般民間成立之廟宇),總兵大人何勉需於每月朔望日(初一、十五)文武衙門舉行香祭。既然是由總兵大人祭拜,而總兵官拜二品,那土地公便再高一階成為一品視同宰相,這也是本廟福德正神位階高、福德力強之緣故。
本廟位於總爺古街,路頭是《頂土地公廟》,路尾是《下土地公廟》,兩間廟宇的福德正神之神威靈感力都非常強,信眾所祈求也都多有靈驗。在清朝時,府城內形成許多街坊,由於地形陵谷起伏,且常有盜賊入侵,街道多造成丁字形,工字形或階梯形,以阻擋,減緩敵人攻勢,並方便防禦自衛,總爺街便是此時期出現的重要街坊之一,兩端路口,各建一座土地公廟守護,形成典型的「路頭路尾土地公」傳統街坊形式,當時的聯境制度也因此保留下來。
所以,一般的土地神在鄉里間守護者,稱為「田頭田尾」土地公,像本廟與下土地公廟在人口稠密的商業區進行守護者,除了神格較高,神威力較強之外,應稱為「路頭路尾」土地公,不是「街頭巷尾」。這兩者意義大不相同,也請各位信眾明鑑。
目前台灣仍保有「路頭路尾」土地公者,應該只剩《鎮轅境頂土地公廟》與《總錄境下土地公廟》了。
是「路頭路尾」
是「路頭路尾」
是「路頭路尾」
不是「街頭巷尾」
不是「街頭巷尾」
不是「街頭巷尾」
更詳細內容,歡迎參閱本廟沿革
https://www.foud.com.tw/modules/tinyd0/index.php?id=1
或神尊介紹
https://www.foud.com.tw/modules/tinyd0/index.php?id=2